今日小雪,阳气衰微!5步冬藏让你肾气充盈,远离病痛!
作者:橘杏缘学院 日期:2021-11-22 10:34:20 点击数:
今天是小雪节气。小雪节气的到来,标志着气温逐渐降到0℃以下,大地尚未过于寒冷,虽开始降雪,但雪量不大,故称小雪。
小雪时节,万物潜藏,养生也要顺应自然规律,在“藏”字上下功夫。藏什么呢?当然是藏阳气、藏能量、藏身体、藏肝肾、藏情志!抓住小雪节气,做好这「五藏」养生,让补肾养阳事半功倍。中医认为:“寒为阴邪,常伤阳气”,冬天寒冷,最易伤阳,而人体中的阳气又尤为重要。好比天上的太阳,太阳赐予自然界光明和温暖,失去它万物就无法生存。藏住身体里的阳气,有助于打通元气运行的通道,最简单的方式,就是晒太阳。您可能会说,晒太阳有什么难的?其实晒太阳也有讲究,要着重晒这3个部位。头顶的百会穴,深系脑髓,是百脉所会之处。让阳光晒过头顶,可通畅百脉、调补阳气。冬季晒太阳时间最好11—13点之间,中饭后不妨到室外走走,这时的阳光最充足。而且后背是督脉居住的地方,中医称它为阳气之主,说它是人体【发电厂】。让太阳晒督脉,哪怕隔着几层衣服,也能为身体充电。晒双腿能很好地驱除腿部寒气,有效缓解小腿抽筋,还能加速腿部钙质吸收,让双腿骨骼更健壮,预防骨质疏松。老话讲,“冬季一进补, 来春打老虎”。冬季是进补强身的最佳时机,进补的方法有两类:一是食补,一是药补。食补,我们之前说的比较多,这次专门来推荐一下药补。根据中医“虚则补之,寒则温之”的原则,常用的补气类中药,如人参、黄芪、党参、白术等,适用于气虚不足、面色白、气短乏力、脾虚泄泻的人。
养阴补血类的,如生地、阿胶、当归、枸杞子等,适用于面白无华、头晕心悸、口唇苍白、妇女月经量少等症状的人。
还有,大青叶、板蓝根对流感、麻疹、腮腺炎有预防作用;黄芩可以预防猩红热;兰花草、鱼腥草可预防百日咳;生牛膝能预防白喉等等。白术特意没有写出这些药材的具体用量,是建议朋友们去药店购买时,咨询医生再进行使用,这样才安全有效。冬藏,还要藏好身体,重点注意颈部、腹部、脚部3个部位的保暖情况,不然:作为“手足三阳、督脉之会”,大椎是经络通道的关键环节,它正好位于颈部,一旦受凉就会导致气血凝滞。所以,要防止大椎受凉、以免外邪乘虚入侵。腹部有一个关键的穴位:神阙穴,也就是人的肚脐,保护好神阙穴,可有效预防腹部受凉导致的腹痛、腹泻以及女性痛经。
脚底有许多穴位、反射区,与人的内脏相对应,脚部受凉就会引起很多脏腑不适。穿上纯棉、吸汗效果好的袜子,或是每周泡脚2-3次,都是很好的方法。肾为先天之本,属水;肝属木,水生木。冬天肾好了,肝的生发功能就会得到滋养,春天才有生发之力。补肝肾的方法有很多,今天我们介绍个不一样的,用一味中药和一个动作来补肝肾。《本草纲目》中记载“杜仲,能入肝而补肾,补中益精气,坚筋骨,强志,治肾虚腰痛,久服,轻身老"。说明杜仲这味药,虽然它其貌不扬,却神通广大。它性甘,温,归肝、肾经,具有补肝肾,强筋骨,调理腰痛的功效。药王孙思邈就经常用杜仲来治疗腰痛,效果奇好,著名的独活寄生汤里面就有杜仲这味药。我们普通人怎么使用它?建议用杜仲30克煮水,代茶饮用。
在我们大腿内侧有肝肾两经,肝藏血,肾藏精,通过一些拉伸的动作,就可以达到补益肝肾,为身体蓄精养血。
所谓“两腿一分,大补肝肾”指的就是这个动作,人老筋缩,筋经拉伸越早做越好。人在冬天,情志上也要潜藏,防止情绪波动过大。中医说的“过喜伤心,过怒伤肝,思虑过度伤脾,过悲伤肺,过恐伤肾”,说的就是这个道理。调理情志,改善情绪,第一,要抑目静耳。老子曾说:“五色令人目盲,五音令人耳聋”,就是说,耳目过度使用,会耗伤神气。目清耳静,少看手机,能减少外界对神气的不良刺激,则“神气内守而心不劳”。要有意识地锻炼、控制、调节自己的思维活动及心理状态,使它能与外界因素保持平衡。内心安定,精神守持于内,外邪就没有侵入的契机,病痛自然不会找来。天寒冷,注保暖,北风吹,天干燥,多喝水,润内脏,饮食事,要平衡,多锻炼,强体质,少熬夜,精神好,抛压力,抱轻松,常微笑,心情好,身体好,永幸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