烦躁失眠、浑身乏力?夏季无病三分虚,跟着这样做,缓解苦夏,焕发活力!
作者:橘杏缘学院 日期:2021-06-22 10:25:38 点击数:
进入夏天,很多人都是一种“无病三分虚”的状态:容易疲劳,懒懒的没力气,食欲不好,头晕胸闷,多汗烦热,口苦欲饮,胃肠不适,脘腹疼痛,恶心呕吐,失眠多梦,怠惰嗜卧,大便不调,形体消瘦等,俗称“苦夏”,中医叫“疰夏”。
“无病三分虚”是怎么回事?
夏季人体最容易感受暑湿之邪气,“脾喜燥恶湿”,湿气太盛,就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,导致脾气亏虚,平时肠胃不好的人,或贪凉喜冷、情绪抑郁、挑灯夜战之人,更容易出现苦夏的症状。其次,夏季气温升高,人体出汗增多。中医认为,暑为阳邪,易伤精耗气,汗为心之液,汗血同源,进而引起气阴两虚之神疲乏力,心悸气短、口干口渴,少气懒言,潮热盗汗,耳鸣健忘,形体消瘦,烦躁失眠等症状,到了秋凉,就会自然缓解或消失。
那么,我们应该如何缓解苦夏,保持精神振奋?做好以下四件事非常重要!
1、养心
暑热季节,骄阳似火,热气蒸人,容易情绪激动,心烦急躁,易怒发火,对健康非常有害。因此,要重视心神的调养,保持一个淡泊宁静的心境,这对夏季养生极为重要。
五味子是一个很好的东西,因为它五味俱全,有酸、苦、甘、辛、咸。酸味入肝,苦味入心,甘味入脾,辛味入肺,咸味入肾,所以这个五味子五味俱全,五脏通补。 药王孙思邈特别讲过,阴历五月必食五味子以养心。所以到了阴历五月的时候,我们就可以拿五味子、枸杞各5g, 来泡水。【位置】:少海穴属于手少阴心经,穴位于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。【按摩方法】:拨动少海穴,拨一拨会有一种发麻的感觉,好像窜到了小指,心经就是从这里走到小指上。
夏天烦躁、失眠、心火特别旺,特别爱着急,就来拨一拨这个穴位。 长夏在五行中属土,与中医五脏之脾脏相应,而脾最恶湿喜燥。所以夏季多患脾胃病,出现食欲不振、腹泻等症状。如果大量进食生冷瓜果,更易损伤脾胃。夏季调养脾胃,可选食一些具有健脾化湿作用的食物:【山药】:山药有益气养阴、补脾肺肾、固精止带的作用。《本草正》称其能“健脾补虚,滋精固肾,治诸虚百损,疗五劳七伤”。
【白扁豆】:扁豆衣(白扁豆的果皮)能健脾、化湿,改善腹泻、脚气、浮肿等;扁豆花能解暑化湿、和中健脾,常用于夏伤暑湿、发热、泄泻等。
【薏苡仁】:薏苡仁有利水除湿、健脾的作用。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“薏苡仁阳明药也,能健脾,益胃。”《本草经疏》有记:“薏苡仁性燥能除湿,味甘能入脾补脾,兼淡能渗湿,故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及风湿痹,除筋骨邪气不仁,利肠胃,消水肿令人能食。”
3、避暑
夏季“暑易伤气”,即炎热的天气容易耗伤人体正气,令人头昏胸闷、心悸口渴、恶心,甚至昏迷(中暑),此时要注意防暑降温。如果出现舌质红、舌苔少,可以使用清暑益气汤(西洋参、石斛、麦冬、黄连、竹叶、荷梗、知母、甘草、粳米、西瓜翠衣)来清暑益气、养阴生津。平时还可以用荷叶泡茶饮,适当吃些西瓜、冬瓜、绿豆汤。最好在午饭后睡一会儿,一则避炎热之势,二则可消除疲劳。外出时要戴遮阳帽、打伞等,避免在烈日下呆得过久。
4、养阳
《黄帝内经》里说:“阳者卫外而为固也”,就是指人体阳气有抵御外邪的能力,这种能力主要靠人体阳气。阳气是生命的根本、健康的关键。夏天人体容易出汗,出汗离不开阳气的推动作用。如果汗出的多,伤的不仅仅是阴,时间长了就是“阴阳两伤”。大汗以后,人会感觉非常疲乏劳累,其实就是伤了阳气的表现。此外,天热时人的本能反应是寻求降温,但如果降温过了头也会伤阳。比如夏天喝冷饮、吹空调、吃冰西瓜这些举动均会伤到阳气,所以要尽量控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