转眼我们迎来了春天的第二个节气——雨水,自此开始,气温回升,冰雪融化,雨量增多。
虽已至初春,阳气渐生,但还处在“数九寒天”中的七九寒天,天气乍暖还寒,变化不定,是全年寒潮出现较多的时节,也是大家最容易生病的节气。
阴寒未尽,春寒料峭,湿气夹“寒”而来,体内湿气加重,年老、体虚、瘦弱的人身体难以承受 。
因此,想舒服过一春,未来这15天非常关键,尤其要做好以下4件事!
俗话说,“春捂秋冻,不生杂病”,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养生智慧。因为春天是要发散的,毛孔要打开、舒张,我们适当的捂一捂,能更好地让体内的阳气从五脏六腑向体表发散、升发,将体内的寒气驱散,也能防外界寒邪。这样也正符合《黄帝内经》提到的春天养生之道,药王孙思邈也说:“春天不可薄衣,令人伤寒,霍乱,食不消,头痛”。
但很多人,在初春升温后,就急着脱下厚衣服,该捂的地方不捂,吹点冷风就很容易得感冒,出现腹泻、手脚冰冷、咳嗽、发热的情况。
雨水前后,寒气未尽,此时还处在阴退阳长、寒去热来的转折期,所以才说春捂防寒依然是头等大事。
保证头、脖颈、后背、腹部、四肢等部位的保暖,有以下特殊情况的朋友,重点保暖部位各有侧重:1、关节炎:重点捂肩膀、膝盖、手腕、脚踝等关节位置;
小孩子的保暖遵从三暖二凉,背暖、肚暖、脚暖、头凉、心胸凉。除了穿衣需要注意,还要提醒喜欢做大出汗运动的朋友,春天运动要有度。《黄帝内经》提倡,春天养生宜“夜卧早起,广步于庭。”因此,不建议初春进行大出汗的运动,防出汗过多,损耗精气和阳气。在雨水节气,大家可以多散步,多做拉伸运动,多练八段锦、五禽戏等,每次运动以有微微出汗的感觉最佳。
中医认为,春天来了,正是养肝的好时机。那按照《黄帝内经》的四季养生法,想养肝调肝,就要“顺其性”,即顺着肝的性子来。肝的性格是什么样的呢?肝属“木”,有伸展发散的特性。故而,肝喜条达而恶抑郁,喜散而恶敛。大家都知道“怒伤肝”,所以就想控制脾气,有气了都憋着、压抑着。实际上,肝病就是这么被憋出来的,因为郁气都堵在肝里,疏泻不了。
肝主疏泻,好比交警,体内有气血堵住的地方,就上前疏通。但如果肝的疏泻作用失常,血堵了就会痛,气堵了就会胀。这可不是小事,《黄帝内经》指出“逆春气,则少阳不生,肝气内变。”如果违背了春生之气,少阳之气不能生发,就会导致肝气内郁,郁久化肝火而产生病变,会出现口苦口干、心烦易怒、两胁胀满、眼睛干涩的情况。此外,有些人在春天胃口不好、气血不足,可能原因不在脾胃,而在肝。按照五行养生学说,肝属木,脾属土,木旺则克土,脾虚则运化失常。雨水这段时间,该怎么做,才能防肝气内郁、肝火过旺伤脾呢?肝火过旺,情绪起伏大,教大家一个简单易行,且行之有效的,针对清肝火的自我按揉方法。具体方法很简单,先找到第一、二根脚趾之间的太冲穴和行间穴,然后用大拇指指尖逆着肝经循行的方向,从太冲穴向行间穴推揉。每天先推2~3分钟,再揉按2分钟,穴位有酸胀感即可。这样推揉有疏肝解郁、清泻肝火的作用。此外,还可以多做抬手、压脚等拉伸运动,多喝疏肝的花茶,像玫瑰、菊花、金银花等都可以。春季肝旺而脾弱,孙思邈强调春天饮食“宜省酸增甘,以养脾气。”因此,雨水这15天宜少吃酸味、多吃甘味食物以养脾。可以多吃山药、大枣、小米、核桃仁、黄瓜、胡萝卜、红薯、南瓜、桂圆等甘味食物,少吃乌梅、酸梅、山楂等酸味食物,还要少吃生冷油腻的食物,才能保护脾胃阳气。此外,还建议大家多煮粥养脾胃,李时珍将粥称为世间第一补品,说:“粥与肠胃相得,最为饮食之妙”。
上述甘味食物中,重点推荐用红枣山药熬粥,不仅香甜可口,便于消化吸收,还能补益脾胃,去浊升清。
雨水节气的来临,代表降雨的开始,也表示外界湿气加重,初春时节风邪也盛,湿邪很容易借风邪之势侵袭身体。当人体出现痰多、全身乏力、头脑昏沉困倦、四肢沉重、口水多、脸色发黄、腹部胀满、大便不成形等情况,说明体内湿气过重了。人体湿气重,容易“湿重困脾”,脾虚则无法排湿,水湿更多,脾更虚,就这样陷入了恶性循环。且脾为后天之本,脾虚则气血化生无源,体内其他脏腑也会受影响。
因此雨水这段时间,对脾胃的健康是一个比较大的考验,要想好好度过,需要做好温阳利湿工作。
在艾灸中,有一种将穴位、艾灸和节气相结合的方法,又叫做节气灸,特别适合老人、体弱者及不能耐受针刺疗法的人。节气灸这个方法使用得当,能发挥意想不到的防治效果。所以雨水之后的15天内,建议大家借艾灸的阳气,帮助身体散寒除湿。祛体内湿气,推荐大家灸3个穴位,分别是阴陵泉,能排渗脾湿;灸水道穴,能利水消肿;灸丰隆穴,可以健脾化痰;
在排除热证后,先灸关元和大椎提升元气,再施灸水道、阴陵泉、丰隆这3个穴位。
按照定点回旋灸的手法,每穴每次5~10分钟。先连续灸5~15天,根据自身情况而调整。《黄帝内经》记载:“春三月,此谓发陈,天地俱生,万物以荣。”春季三个月,是推陈出新、外物复苏的时节。在这个时候,人体新陈代谢也会相应变得旺盛,我们可以借着雨水时节“发陈”的机会,排出冬天收敛在体内的寒气、毒素。拍手臂上的三焦经,大腿两侧的胆经、肝经,背部的膀胱经,采用“逆为泄”的方法,逆着经络循行的方向拍打。在拍打时,如果能全身心沉浸其中,让思绪放空,您会发现积压已久的负面情绪,在一下下的拍打中发泄出来了。每次拍5~10分钟,有出现酸胀感的地方重点多拍,先连续拍一周。如果拍完,有神清气爽的感觉,说明达到效果了。 雨水节气养生的内容就先分享到这里了,大家记得在这15天里,把疏肝、健脾、养阳、除湿这几件事都做好,在雨水时节打好基础,一年病痛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