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年中湿气最重的15天来了!防寒湿,养脾胃,护肝阳,筑牢身体根基

作者:橘杏缘学院 日期:2025-02-18 11:52:37 点击数:

“好雨知时节,当春乃发生。

最近走在街上,是不是感觉风没那么刺骨,空气也湿润了些还有不少地方已经逐渐开启了淅淅沥沥的降雨模式。

没错,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 —— 雨水。此时,降雨开始,雨量也会慢慢增多,宣告着春天的脚步愈发紧凑。

图片

不过,虽已入春,可春寒却仍未完全褪去,早晚温差较大,冷空气时不时还会 “杀个回马枪”。

与此同时,随着降水的增多,湿气也在逐渐增加,空气里弥漫着潮湿的气息。

在这样乍暖还寒又湿气渐重的环境里,人体易受寒湿邪侵袭,引发呼吸道疾病、脾胃不适、关节痛等风湿类疾病......

图片

那么我们可以做些什么,健康度过雨水后的15天呢?接下来,白术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雨水时节的养生要点,记得收藏噢~

图片
图片

要点一:养阳防寒


从雨水开始,气温逐渐回升、降水也渐多。但冷空气与暖空气仍会频繁较量,所以此时易出现“倒春寒”。
变化无常的气温,容易引起老年人血压升高,诱发心脏病、心肌梗塞等;小孩则容易因气温的改变而感冒、发烧
图片
而且此时万物始发,阳气渐生,我们也要从“秋冬养阴”过渡到“春夏养阳”。因此,雨水节气要养阳防寒
1、穿衣宜适当春捂
不要过早减少衣物,具体原则是 “下厚上薄”,要点在于捂脚、捂腹、捂背

图片

2、起居宜晚睡早起
春季是万物复苏的时节,大自然和人体的阳气都需要被唤醒,晚上睡眠时间可以稍微晚一些,但是不要超过11点,这是熟睡的时间;早上6点到7点之间起床,有利于人体阳气的生发。

图片

3、运动宜避寒防湿
时间应选在气温较暖的白天,在避风、干爽的地方进行。运动形式最好以较温和的散步、慢跑、八段锦、太乙游龙拳为主。运动量因人而异,以微汗出为度。
太乙游龙拳李丹,赞228
图片
图片

要点二:健脾祛湿


即使是春天的第二个节气,但是大部分地区依旧有些寒冷,同时随着雨水增多,湿气也比较重,尤其是南方地区。

图片

湿气重,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就是湿困脾胃,出现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、腹泻等症状。因此,雨水前后要着重养护脾脏

1、饮食调理

《摄生消息论》指出:“当春之时,食味减酸宜甘,以养脾气。饮酒不可过多,米面团饼,不可多食,致伤脾胃,难以消化。”

因此雨水饮食可以多吃甘味食物,比如山药、大枣、扁豆、胡萝卜、芋头、土豆、南瓜、桂圆等。少吃酸味食物,少食生冷油腻之物,以顾护脾胃阳气。

图片

说到养脾胃,还不得不提到一个千古名方,那就是四神汤

食材 :山药10g、茯苓10g、芡实10g、莲子10g
图片
做法:所有食材洗净后加入适量清水浸泡1小时,然后一起倒入锅中,大火煮沸后再转小火炖煮,至食材熟烂、汤色微黄即可。

吃法:每周食用2-3即可,不宜过量,以免滋腻影响消化。

图片

2、穴位保健

除了饮食调理,我们可以通过艾灸穴位的方式祛除体内湿气,强健脾胃。大家可以选择脾俞穴阴陵泉穴,每个穴位艾灸10-15分钟

脾俞穴位于背部,当第 11 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,具有健脾和胃,利湿升清的功效。
图片
刺激脾俞穴可以激发脾脏的阳气,增强脾的运化功能,能很好的调理脾胃虚弱导致的消化不良、食欲不振等问题
另外,通过艾灸脾俞穴,还能够加强脾运化水湿的功能,达到祛湿的目的。
阴陵泉穴属足太阴脾经,位于小腿内侧,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
图片
作为足太阴脾经的合穴,阴陵泉穴具有健脾化湿、通利三焦以及消胀利水的功效,被誉为人体祛湿的“大将军”。
图片
图片

要点三:梳理肝气


春季属木,与肝相应。春季是肝气最旺盛的时期,若能顺应天时养肝,可使肝脏功能正常发挥,促进气血运行,为一年的健康打下良好基础。
若肝气不舒,就容易出现情绪抑郁、烦躁易怒、胸胁胀痛等不适。
因此春季尤其需要注重养肝

图片

饮食上建议大家多吃青色食物,“青色入肝经”,像菠菜、绿豆、韭菜、苦瓜等,都有养肝血、疏肝气的作用

此外,白术还建议大家注意以下两点;

1、调畅情志
肝喜疏泄厌抑郁,生气发怒会导致肝气郁结,出现胸胁疼痛、头痛、失眠、口苦、纳差、女性月经不调等问题。

图片

因此,春天应注意情志养生,心境平和,有助于肝脏的疏泄功能正常发挥,从而维护肝脏的健康
大家平时可以喝喝花茶,茉莉、栀子、玫瑰都不错,其中最推荐的就是玫瑰
图片
医认为,玫瑰具有行气解郁、活血散瘀的功效,尤其适合气血瘀滞的人饮用。

泡茶时在杯中放入5~6朵玫瑰花蕾,然后冲入沸水,加盖闷几分钟即可饮用。

图片

2、艾灸护肝阳

冬春交替之时,天地间生机萌动,万物繁荣,人体内阳气开始生发。

此时艾灸对全年的健身防病十分有利,建议艾灸肝俞、太冲来养护肝脏。

图片

肝俞穴是肝的背俞穴,是肝的元气在身体背部汇聚而成的“水潭”,位于背部,当第9胸椎棘突下,后正中线旁开1.5寸

中医认为艾灸肝俞穴具有疏肝利胆,理气明目的功效。

图片

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,也是肝经的输穴。太冲位于足部的背侧,是第一跖骨和第二跖骨连接的部位,也是储存肝经元气的仓库

图片

同时“太冲穴”还是著名的消气穴,具有疏肝理气、调节情绪的作用。容易生气的人,可以常用点按推揉、艾灸的方式来排泄肝气、养护肝脏。

图片
雨水养生要点归纳
● 养阳防寒:宜适当春捂、晚睡早起、合理运动
● 健脾祛湿食味减酸宜甘,艾灸脾俞穴和阴陵泉穴
● 梳理肝气:吃青色食物,喝花茶,艾灸肝俞穴和太冲穴

寒气未退湿气至,疏肝健脾正当时!

这份雨水养生攻略千万要收好,别忘了分享给亲朋好友,大家一起正确防寒、祛湿、健脾、舒肝!



随便看看